top of page




星島日報 - 培育未來人才的三個「I」(三)
美國工業設計師派翠西亞.摩爾(Patricia Moore)於一九七九年進入知名設計公司任職,她在一次討論雪櫃設計的會議中提出一個問題:「我們不能設計讓有關節炎的人也能輕易打開的門嗎?」卻換來上司如此回應:「我們不為『那些人』設計。」這件事令摩爾深深不忿,她決定喬裝成老人,...
2021年10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5 次查看
0 則留言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品格教育全新里程帶領學生進行社會服務 把校園學習延伸至社區實踐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在所有學科及課外活動中,均加入「服務他人,貢獻社會」的元素,矢志培育學生成為積極主動、具同理心及富責任感的新一代。伍少梅中學李建文校長為了將校園學習延伸至更大型、更深入的社區服務,特意邀請了香港三位大家都熟悉的慈善家,包括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校...
2021年10月2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44 次查看
0 則留言


NSM’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Virtual Exchange Programme - CURA
Our school was invited by St. Joseph Institution Singapore (SJI) to join the CURA programme this year.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CURA was...
2021年10月2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07 次查看
0 則留言


星島日報 - 培育未來人才的三個「I」(二)
你一定聽過愛因斯坦的名言:「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但你在求學生涯中似乎難以領略到這句話的真諦,甚至對此存疑。畢竟在傳統教育下,只有掌握知識才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而且考試又不考「想像力」和「創意思維」,因此不被大家重視。愛因斯坦的說話是否已經不合時宜且不切實際?...
2021年10月2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8 次查看
0 則留言


「未來教室」課程
暑假開始,已有多間小學安排學生來到本校的iLab,參加我們舉辦的「未來教室」課程,學習基本人工智能知識。 作為一所社區校園,我們積極分享資源,與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努力,共建一個更美好的社區。 新一期的「未來教室」課程快將展開了!歡迎各有興趣的小學或社區團體與我們聯絡。...
2021年10月1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16 次查看
0 則留言


勇奪「司徒華獎」新晉教師獎 - 黃彥智老師
由初出茅廬的教學助理到成為第十屆「司徒華獎」新晉教師獎得主,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的黃彥智老師,就像「大哥哥」一樣陪伴學生成長,決心成為他們的依靠,做他們的「樹窿」。 點擊鏈結進入專訪:
2021年10月1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44 次查看
0 則留言


星島日報 - 捉夢.築夢
世界已邁入科技主導的時代,現今青少年該如何裝備自己,迎接這不可抵擋的趨勢,在未來社會擁有一席之地? 本校最新開設的「未來教室」——iLab創新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編程等科技訓練,讓學生從中學階段開始學習先進的科技知識和了解大數據對日常生活及未...
2021年10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30 次查看
0 則留言


長幼共融 - 携手在校園種植馬藍
今天下午,一班長者和同學聚首一堂,不畏天氣炎熱,在校園種植馬藍。 馬藍的莖葉含豐富靛青素,經提煉後能作為藍色染料。由於藍色是「三原色」,只要配合其他染料,即可調製出千變萬化的色彩。這些馬蘭花將會作為日後本校長者學苑扎染課程的採料。 #長者學苑 #長幼共融 #社區學校...
2021年9月29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7 次查看
0 則留言


馬拉松故事啟發分階段設目標 伍少梅中學校長︰培養鬥心與意志
每個人都有潛能,只要立定心志,堅持不懈,循序漸進,目標都能達到。我們就是這樣與學生同行,陪伴和支持同學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 今天是中一統派位公布結果的日子。祝願各位小六同學都能找到一所最適合你們自己成長需要的學校。 詳細內容:鏈結
2021年7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31 次查看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